丹凤:协调好“三种关系”确保案件审理“三个到位”
发布日期:2012-12-31 10:20
来源:
发布机构:县纪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次
近年来,丹凤县在案件审理中,一以贯之坚持二十四字办案方针,努力协调好“三种关系”,确保 “三个到位”,保证了案件审理工作的优质高效办铁案,有力的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协调好与案件调查组的关系,确保查审人员监督配合到位。按照二十四字办案方针,严把案件质量出口关。一是严控入口关,坚持“三不”制度。对案件调查组移送过来的案件,做到手续不全的不受理,证据不足的不受理,事实不清的不受理。二是主动沟通,达成工作共识。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与案件调查组人员交换意见和看法,及时补证完善;对复杂疑难案件,适时提前介入,实行查审合力攻关,避免案件送审后反复补证。三是争取支持,协调解决问题。遇到办案人员和审理人员对案件证据取舍、性质认定、处理量裁分歧较大时,呈请领导牵头,召集查审人员共同探讨或请上级纪委案件审理室协审,使案件事实更真,定性量纪更准。
二是协调好与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之间的关系,确保基层案件质量督促指导到位。针对镇及县直纪委、纪检组、监察室人员少、办案力量薄弱、经验欠缺,却承担着查办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主要任务的情况,实行协审制,不断提高基层人员办案水平和案件质量。具体做法是:县直纪检监察机关、镇纪委(协作区)立案调查的违纪案件在调查终结后,由县直纪检监察机关、镇纪委(协作区)移送县纪委,县纪委审理室进行阅卷审查后,经县纪委案件审理室集体研究,下发协审意见书。县直纪检监察机关、镇纪委(协作区)根据协审意见书,按照权限作出处分决定。县纪委将县直纪检监察机关、镇纪委(协作区)查处案件的审理任务承担起来,使县直纪检监察机关、镇纪委(协作区)可集中有限人员一心一意搞好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使案件调查阶段的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县纪委在审理时注重进行以案代训,加强对县直纪检监察机关、镇纪委(协作区)办案工作的指导,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全面的讲解查办案件注意事项、办案技巧、取证方法、调查卷内容要求等业务知识,在案件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县直纪检监察机关、镇纪委(协作区)办案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是协调好与公检法机关之间的关系,确保违法违纪案件移送到位。为使触犯刑律的纪检监察对象及时受到党纪政纪追究和法律制裁,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及纪委、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局组成的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牵头抓总的作用。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落实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的联席会议,研究通报交流查办案件情况,移交案件线索,及时掌握执法监督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从中搜集寻找案件线索。各执法执纪单位在与纪委协调配合基础上融入反腐败格局中,思路更加清晰,行动更加自觉。
上一条:丹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一批贪腐案件
下一条:丹凤县加强对基层办理案件的协审工作提高案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