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凤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和县委安排部署,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深化“三转”,充分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突出“六大工作重点”,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提供有力保证。
严明党的纪律,落实“两个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监督,建立村(社区)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清单,落实“两册两会两约谈”制度,深化“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切实把主体责任压力传导到镇(办)和村(社区)。开展“‘两个责任’问责年”活动,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四风”和腐败问题多发频发等问题,严肃追究责任。坚持“一案三查”、“一责双问”,定期报告追责情况,公开曝光典型问题,使失责必问成为常态。
坚持挺纪在前,强化监督约束。认真学习贯彻《准则》、《条例》,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唤醒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坚决查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变通执行”的行为。加强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把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扎实开展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持续正风肃纪,深化作风建设。紧扣重要时间节点,紧抓“关键少数”,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持续开展明察暗访、联合督查、交叉检查,着力发现并解决突出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和问责力度,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强烈信号。深挖细查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挤压“四风”问题生存空间。改进监督模式,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优势,设立反四风“一键通”举报平台,激发群众监督活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不断聚合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强化纪律审查,坚决惩治腐败。坚持目标任务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进一步减存量遏增量。突出惩治重点,把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作为纪律审查的重中之重。改进执纪审查方式,将工作重心由严惩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转变。积极践行“四种形态”,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等方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全面落实对有问题线索反映的党员干部实施约谈制度。抓好巡视巡查反馈问题整改。认真落实办案安全责任制,严明审查工作纪律。
紧盯基层腐败,凝聚党心民心。推动责任压力向基层延伸,夯实镇(办)和村(社区)两级责任。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主要任务,紧盯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取群众款物或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集体“三资”管理、保障性住房、危旧房改造、城乡低保、农村合疗和惠农领域强占掠夺、贪污挪用等问题。对群众身边“四风”问题突出、顶风违纪行为查纠不严的,从严追究责任。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活力。持续深化“三转”工作,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实现向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派驻机构全覆盖。认真落实“两为主”要求,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狠抓制度创新,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拓展工作领域,坚持把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作为督查考核、跟踪问效作为执纪问责的重点,对工作敷衍应付、不在状态,不敢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进行集中整治;对无视组织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不到位、推诿扯皮的问题,从严从快查处。
坚持强基固本,打造过硬队伍。结合县镇两级换届,选强配齐镇(办)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组长。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建立推行县纪委常委、县纪委内设机构及其负责人、镇(办)纪委书记、派驻机构负责人联系包抓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制度,加强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坚决防止“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