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三到四有五包”架起干群连心桥
发布日期:2013-06-05 17:24
来源:
发布机构:县纪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次
丹凤县以干部转作风、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以“三到四有五包”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大调研、大查找、大落实”活动,努力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成为搭建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三到”走访全覆盖。该县按照“县级领导村村到、科级领导组组到、一般干部户户到”的要求,在副县级以上领导中开展“十个一”活动,即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5—10个村或社区、走访100户群众、联系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抓一件信访案件、走访一所学校或医院、调研一个基层党组织、一个下属单位、一个企业或产业大户、帮扶一户贫困户、联系一个贫困生;科级干部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科级干部每人走访10个村民小组、走访20户群众、走访包扶一个贫困户、走访一个下属单位或困难职工家庭、走访包抓一个产业户或解决一个信访案件;一般干部在科级以上领导走访户之外的城乡居民户中走访20户群众。通过三级联动,实现了村、组、户三级全覆盖。目前,全县33名县级领导,696名科级领导,2049名一般干部,深入208个村(社区),1823个组, 走访城乡群众75653户,联系基层单位720个,走访重点项目31个,排查调处重点信访案件27件,包扶困难群众729户,包抓产业大户317户。经过深入调研,共归纳整理10类问题,即低保评定不公平、公交车班次太少、村组道路硬化未覆盖、生活用水有困难、校点撤并上学难、村组公共卫生差、产业发展资金少、外出务工没技术、因灾因病易返贫、矛盾纠纷排查要坚持等。针对上述问题,该县要求县镇村各级相关部门摸清实情,迅速落实责任,落实人员,分步解决。
“四有”便民优服务。结合调研走访工作逐步建立镇、村、户三级便民服务长效机制,即户有镇、村便民服务联系卡,村有干部坐班公示栏,镇有干部去向公示显示屏,领导干部有民情连心卡,方便群众联系,方便群众办事。针对调研走访中发现问题和群众的心声,村级建立健全了六项工作制度,即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坐班轮岗制、分类包干制、办件回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做到便民服务工作机制化、长效化。10个县直部门,14个镇的便民服务大厅,108个村的“一平台四中心”(以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基础设施后续服务中心、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中心组成的村级公共服务平台)简化群众办事程序,降低群众办事成本,现已建成发挥作用。至目前,培训农业产业技术8期3000人次,为群众代理办理各类事项6100余件,维修村组道路35公里、自来水管道15千米,维修广电户户通设备400余套,修复水毁河堤4.7公里,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3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22件,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100余万元。
“五包”帮扶暖民心。所有县级、科级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温暖,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进群众门、住群众屋,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拜群众为师,听取群众意见,砥砺党性、锤炼作风,不断增强联系服务群众本领。为充分体现工作实效,该县在科级干部中开展“五包”活动,即每名科级干部结合调研走访工作开展好“五个一”活动的同时,每人包抓10个村民小组、包抓20户群众、包扶一个贫困户、包抓一个下属单位或困难职工家庭、包抓一个产业户或解决一个信访案件,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群众所需所盼,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化解矛盾纠纷,为职工家庭送去温暖和关怀。“五包”活动的开展,落实解决产业发展资金109.3万元,为86户群众找到了增收致富项目,解决了6个组的饮水难问题,化解矛盾纠纷12起,走访困难群众 164户,并为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上一条:县司法局提升队伍素质促进工作发展
下一条:丹凤奏响为民服务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