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镇以“为民、便民、利民、富民”为宗旨,结合镇机关标准化建设和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力打造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
一、镇村联动,统一机构设置。按照“因地制宜、高效实用”的原则,在镇政府院内建成了50平方米的镇便民服务大厅,按照农牧、林业、水务、扶贫、社保、财政、民政、城建等8个接待岗位设置AB岗。鱼岭、商山、保定3个村整合村党员活动场所和闲置的村办小学,建成了包括便民服务、产业技术培训服务、基础设施后续服务、综治维稳4个服务中心的村级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
每个“中心”确定1名负责人和2-3名工作人员,分别设立接待岗位。镇上为村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购置办公设施、制作制度牌匾和便民服务联系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二、规范运作,统一规章制度。一是推行服务项目公开制。镇村两级都精心制订了《便民服务管理制度》、《便民服务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和《便民服务登记表》,将服务项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和承诺时限等,在政务或村务公开栏上公开,做到所有办理事项公开透明,方便群众查询和办理。二是实行工作岗位公示制。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姓名、办公地点、岗位职能、主要服务内容、联系电话等全部予以公示,方便群众查找。三是统一坐班接待制。为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每个岗位,制定了统一的上岗值班接待制度,对在岗出勤、服务态度、言行仪表、卫生保洁、档案管理、安全防范、制度落实等方面都规定了统一标准。
三、严格督查,统一兑现奖惩。将便民服务工作纳入对镇、村干部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采取定期不定期入户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群众会等方法对各村便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规范运作运行较好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服务质量不高,群众反映较差的严肃处理,并责令予以纠正。确保了便民服务中心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形成了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